我们的节日

当前位置:首页>我们的节日>长葛有几座“古墓”?都在哪儿?
长葛有几座“古墓”?都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4-04-11

阅读次数:

分享:

清明节,不少长葛人回乡扫墓祭祖,一方面饮水思源,表达子孙对祖先的崇敬之心,另一方面也祈求先祖庇佑,家族兴旺。

在墓葬中,古墓有着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印记,毫无疑问最有传奇性和吸引力。

说起咱长葛的古墓,在册的有十三座之多,且每一座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近日,小编走访了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咱长葛的古墓情况,看看都有哪些历史名人长眠在此。

(一)席王墓

席王墓俗称席王冢,位于南席镇胡街村,墓冢占地面积约628平方米,高约5米。据传周文王有百子,将其中一子封于南席,号南席王,死后葬于此。后人居此建村、设镇,取名南席。

席王冢究竟葬的是周文王的哪个儿子、什么名字、任何官职、多大年龄、什么原因死的等等诸多疑问,由于史料无记载,再加上此墓至今未进行考古发掘,对我们来说也还是个谜,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究、考证。

(二)子产墓

 

 

子产墓在长葛市西偏北17公里的陉山主峰上,距市区东北的子产观兵台和紫禁城22公里。

子产是郑国君主穆公的孙子,时称公孙侨,字子产。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长葛是他的封地。

公元前522年,执政26年的子产逝世,因他一贯廉洁奉公,家中没有“余财”为他办丧事,儿子和家人只得用筐子背土在长葛西北与新郑接壤的陉山顶上埋葬他的尸体。子产生前有两大夙愿,即“生不留余财,死不占寸田”。所以他的儿子要把他葬到陉山的山顶上。

 

 

人民群众爱戴子产,用红石筑了穹窿顶墓家,墓高约5米,底边周长50米。墓前建祠庙,并立碑刻石,庙内有古柏十多株。民国以前,每年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前往祭祀的人很多,到庙里做各种纪念活动,以歌颂他的功德。

1987年,子产墓被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公冶长墓

公冶长墓位于长葛市石象镇双树王村,原有墓冢,“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平掉。据当地群众讲,该墓冢里曾出土有一只青铜爵杯,后来交到当时的石象公社。公冶长,鲁人,冢宜在鲁,故存此遗迹为衣冠冢。

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孔子弟子门婿。相传公治长善解鸟语。一次他到山上砍柴,听到一对鸟对话,说这里马上要山崩地裂,得赶快逃到别处去。雌鸟想把这消息告诉山上的人们,让他们逃命,雄鸟说:“不可,谁要把消息传出去,谁就会遭到惩罚,变成一块冰冷的石头。”

公治长听到这里,连柴也顾不得砍了,为拯救当地的人们,冒着变成石头的危险,把老天要毁这一片生灵的消息告诉百姓,让当地的百姓赶快逃命。公治长死后,逃难的百姓为纪念这位舍身义士,聚衣冠而葬之。

(四)陈寔墓

 

 

陈寔,字仲弓,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农历二月初二生于颍川郡许县陈故村(今古桥镇陈故村,汉时属许)。他主张仁而爱人,德高望重,名倾天下,被推崇为“颍川四长”之首。

陈寔墓占地200多平方米,墓冢高7米余,至今墓冢周围的汉代砖瓦,随处可见。1998年,市侨联积极倡导并组织对墓苑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墓苑占地7亩,大门为黄色琉璃瓦仿古式建筑;苑内进行了绿化,重新封了墓冢,并刻石纪念。1994年,陈寔墓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钟繇、钟会墓

 

 

钟繇、钟会墓位于长兴办田庄居委会。钟繇墓高约3米,用青石砌成圆形墓体。

钟繇,三国时著名政治家,杰出的书法家,古人称其“楷书鼻祖,开楷书之先河”。他在楷书由隶书演变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钟会为其子,是三国名将。钟会墓位于钟繇墓西南侧,冢高1.5米,1991年,旅居台湾的钟氏后裔回长葛寻根谒祖,分别立汉白玉石碑一通,钟会墓南侧15米处有一水塘,当地群众称“钟池”。

为加强对钟繇墓、钟会墓的保护和管理,长兴办及当地群众投资修建了“钟繇陵苑”,陵苑南北长77米,东西宽64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1994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徐母墓

徐母,即徐庶之母,其墓位于老城镇城南。墓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墓冢高约6米。墓前原有民国十年(1921年)长葛县知事袁允棣所立石碑一通。今墓冢、碑均已不存在。

(七)固坟台——班固墓

固坟台就是班固墓,位于石固镇岗河村北。“石固”一名则源于“石梁河”(在石固镇境内)和“班固”的“固”字,以表达当地人民对班固的怀念。

据石固镇部分老同志回忆,国务院曾于1962年下文,要求调查班固墓事宜(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国内至今还未发现其它地方有班固墓的说法),文件称:“河南省长葛县西南有个固坟台”。当时固坟台包括墓葬占地约200平方米,可惜已于1958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掉。现固坟台周围散落的汉代砖瓦随处可见,可以想象当时此地的建筑物是有一定规模的。

(八)张辽墓

 

 

张辽墓位于董村镇白雾村北。墓冢高出地面8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从墓冢上及周围散存陶片看,有大板瓦、大瓮口沿、龙形瓦当等,皆为汉代之物,说明当时墓冢上或墓冢周围原有古建筑。后人在墓冢上栽上松柏,以示纪念。当地群众经常在农闲时讲起张辽的故事。

据传,今董村镇张湾一带的张姓,即其后裔。又传说,有一年,白雾村发生匪患,忽然从张辽墓地飘起了一阵白雾。雾中一员大将跨马舞刀,驱散了匪徒,救了乡民。人们都说这是张辽显灵保佑,于是,村中建起白雾庙,塑起了张辽的神像,还以“白雾庙”作为村名,现在简称“白雾村”。

1987年,张辽墓被长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董永墓

 

 

董永墓位于董村镇董村西南。董村名称的由来,和董永有关。董村曾名董永镇。相传,汉孝子董永曾居、葬于此。

董村村东原有古寺,名槐荫寺,内有古槐一株,称汉槐。传七仙女怜董永家贫,感于董永孝敬父母,便来到人间欲嫁董永。他们在此槐前商定以树为媒,如若槐树发声,表示二人的结合,全是天意。仙女施以仙术,使千年古槐说话。二人便在此拜过天地,夫妻双双把家还。

现在,村南的董永墓和墓前的石碑均已不存在。

(十)王求礼墓

 

王求礼墓位于石象镇冢王村,墓冢占地1600平方米,高6米。“文革”期间,当地群众曾以破“四旧”为名,挖起墓冢土,露出砖砌墓室,并挖到石门一扇,上雕刻有奔鹿、朱雀图案,墓葬有一定规模,后来平整为田地。

706年,王求礼在卫王府参军任上病死。家乡人民把他的遗体运回长葛,葬埋在他的故乡冢王村南。当时,武则天不许大兴土木,当地百姓因为爱戴他,纷纷从十里八村来为他添墓土,有的用双手捧,有的用布袋装,有的用竹篮背,还有的用牛车拉、牲口驮……后来,墓冢越封越大,越封越高,竟成一个大冢,该村因此改名为冢王。

1987年,长葛县人民政府公布王求礼墓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白居易墓

 

白居易墓位于石固镇白乐宫村,系唐少傅白居易墓、祠所在地。墓冢高约5米,周长80米,上有祠堂三间。祠内有壁画,正中为白居易画像,相冠长髯,红袍玉带,俨然长者之风。

白玉楼为白居易晚年所建,是他居住并修改诗文之所,至今遗址尚存残砖破瓦,经考证确系唐代之物。石固北寨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岁次乙未春”立有“唐太傅白居易故里”碑,白居易在石固亦居住过。1926年,有人在白居易墓西侧曾挖得宝剑一把、白玉石茶杯一对,只可惜此物已下落不明。

(十二)苗训墓

苗训墓位于石象镇苗庄村南,距市区13公里。据民国十九年《长葛县志》载:“苗训墓,在县(今老城镇)东南十二里苗家村,村人多姓苗,其后裔也。”

苗训,宋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善天文占候术,累擢检校工部尚书。

1981年,墓被平毁,露出砖砌墓室;开一小洞,墓室有尸骨一具,一边条石上另有人骨一堆。1978年,农民起土时,在墓冢周围发现有十二生肖石刻,为浅雕,长0.25米、宽0.2米、厚0.14米。现实物全部失落。

(十三)黄杰墓

 

黄杰墓位于古桥镇黄岗村南的高岗上。

黄杰、字士英,明代开封洧川人(今古桥镇黄岗村),一生为官,官至户部右侍郎,为明代名臣之一。明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5月,葬于黄岗村南。

黄杰墓高8米,周长57米,总占地面积约24215平方米。墓前神道两侧现存御祭文、奉天诰命、奉天敕命、通朝祭文共5通碑,石马、石羊、石虎、石猴共8只,均属石刻中之精品。特别是碑刻,其书法是流行于明代的铁线篆书和楷书两种,是研究我国明代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20066月,黄杰墓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美美美!长葛这21所学校“校花”亮相!下一篇:暂无下一篇

中共长葛市委宣传部 长葛市文明办 主办

长葛市文明办 © 版权所有